兰州工业学院学报

综合新闻

河南拉面占领上海?比起兰州,河南才是真的拉

来源: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3-19

上海街头,密度最高的小吃快餐中,一定会有“河南拉面”的一席之地。最近,遍布上海大街小巷的河南拉面火了,在记者的采访中,大家才知道从上世纪80年代起,河南襄城县人开始在上海卖河南拉面,如今已经有2千家店面了,而在河南襄城的付庄村,这里有一半人都在上海卖拉面,付庄村甚至被称为“襄城拉面第一村”,从这里走出,去往上海经营河南拉面的人们,近10户资产已经超过千万。

不过意外的是,如果你在河南,却几乎找不到以“河南拉面”命名的店,而很多河南本地人更是没听过也没吃过传说中的“河南拉面”。也许很多人会认为,这也是一种类似“杭州小笼包”、“天津灌汤包”一样,本地人听都没听过,却在外地火起来的食物,但对于“河南拉面”来说,可没那么简单。

无论是本地人,还是对于游客来说,河南的招牌美食应该是“烩面”,而非“拉面”,不过河南拉面的存在确实与这片土地有着极深的渊源,而且这种拉面的传播范围,也一直都局限于郑州和周边地区,它所记录的,还有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的一段故事。

1953年,“将郑州建设成为北方轻工业基地。”成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国策,紧接着从1953年到1958年,在郑州西郊1万亩荒地上,以一年一个厂的速度,一口气建起了五个大型国营纺织厂。国棉一厂、三厂、四厂、五厂、六厂,像五个姐妹一样,在棉纺路北侧一字排开,后来人们说“一条棉纺路,半部郑州史”,正是从此时开始。

工厂的建设,仰仗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工作者,1953年起,响应国家“北上支援中原建设”的号召而来到郑州的上海人,就是支援建设的主力军之一,随着人力与技术一起到来的,还有“上海味道”。如今遍布上海街头的“河南拉面”,亮黄色的汤总是很吸人眼球,这本不是中原人士食谱中的“咖喱风味”,正是那时老郑州国棉厂的上海技术工人移民带去的。

所以如今占领了上海街头的“河南拉面”,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本地食物的外出“进修”和“回家”之旅。而对于河南来说,作为以面食为主食的中原腹地,能二次创造出这样一种广泛受人喜爱的平民食物,连开店的老乡自己都说了“河南拉面是咱河南人不断创新的结晶。”而支持河南人作出这些创新的,则与河南人民隐藏的吃面底蕴分不开。

如今提到吃面,很多旅行者都会第一时间说出“兰州牛肉面”,无论是在兰州当地还是全国各地,这里早已成为大家心中排名第一的吃面之城,不过有趣的是,在兰州牛肉面排行榜上常年位列第一,深受本地人青睐的“磨沟沿老字号牛肉面”店中,却有这样一块牌子。

牌子上所介绍的兰州牛肉面的起源,竟是在清嘉庆年间,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怀庆府清化(即如今的河南沁阳市)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的,而这位陈维精,则是一名国子监太学生,更被后世认为是兰州牛肉面的创始人。

可见河南人在吃面这件事上,绝对是认真的,河南拉面虽然只是一道普通的平民食物,但依然值得大家去亲自感受一下这碗面中所蕴藏的“奥义”!

看得不过瘾?城市更多玩法,请打开马蜂窝获取你的旅行灵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