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州工业学院学报

期刊导读

因为一座不包邮的桥,我们和更好的生活相遇

来源: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1-21

我们所在的城市,有一座著名的桥,叫中山桥。这座桥,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标志,它背后也有一段神话。

黄河兰州段,原本是没有桥的,因为建桥太难,水流急,水浑浊,到了冬天,还有冰块。《重修皋兰县志》里这样写:“兰州黄河结冰以夜,其开亦以夜,冰既坚,状如积雪填于巨壑,嶙峋参差,不复知有河形。处处可通车马,俗名冰桥。”

明朝开始,水面上有了浮桥,寿命都不长。后来,镇远浮桥建起来了,只是,遇到洪水或者冰凌,桥就毁了,过段时间,还得重建。左宗棠任陕甘总督的时候,曾经和外国商人接触,请他们修桥,他们提出的要价,将近五十万两白银,超过政府承受能力,只好作罢。

清廷实行新政之后的1905年,甘肃设立洋务总局,彭英甲任洋务总局总办,这位彭先生,是一个实干家,在甘肃办起了很多工厂,修桥这件事,自然也就进入了他的议事日程。就在此时,德国泰来洋行的经理喀佑斯路过甘肃,双方经过一番洽谈,宾主皆欢,喀佑斯于是口头接下修桥任务,提出的造价是十六万五千两。

就在这个时候,出了一点儿波折,这位喀佑斯,是个商人,并不很懂技术,不能进一步给出工程设计建造方面的细节,当甘肃洋务局表示,想要进一步了解建桥细节的时候,喀佑斯答不上来了。

按照我们现在的想法,不管成不成,先忽悠一下甘肃洋务局,接下这个赚钱的工程再说,但喀佑斯却老老实实地表示,自己需要做点功课,再决定签不签合同。于是,他给自己的公司发了电报,请他们派工程师来,进行实地勘测,确定能修桥,再签合同。

工程师来了,从水文、地质、气候等几个方面进行勘测,最终确定,桥,是可以修的。1907年,双方签下修桥合同,开始动工。德国人给出了保质期:“若如所议章程架修铁桥,甘愿保固八十年……在保固期内无论冬夏,倘因河水暴涨,漫溢进城,将桥冲毁时,与泰来洋行无关,除此而外,如有损坏泰来洋行一定赔修。”

材料都是从国外辗转运来,先是从天津的海港落地,然后用火车运到郑州,再车拉畜驮地运到兰州。所以,桥的造价十六万,运费却另有十四万,“实用库平银三十万六千六百九十一两八钱九分八厘四毫九丝八忽”。

显然,西北不包邮,邮费甚至特别昂贵的传统,从那时候就开始了。

铁桥在1909年落成,当时名叫“第一桥”。1928年,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,更名为“中山桥”,这个名字一直用到现在。2012年,甘肃话剧院排演的话剧《天下第一桥》,讲的就是彭英甲顶着争议修桥的事。

中间经历过许多次大小灾难,战争、洪水、被轮船撞到,都没让它垮掉,当然,它也经历了几次大修和加固,那个成了它标志的拱形钢架,是1954年加上去的。所以,每当一些人慨叹德国人的工程质量时,会有另一些人出面表示,这座桥之所以能够屹立至今,是因为后来的那几次大修。

也有人经过考证,得到线索,当时那家德国公司,是一个跨国公司,虽由德国人执掌,但工程材料并不是都来自德国,负责承建的工程技术人员,有中国人,也有比利时人。

与桥有关的另一个传说是,1989年,在八十年质量保证期快到的时候,德国人寄来了这座桥的施工图纸和全部资料,并表示,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,可以将所有的资料移交当地政府了。这则逸事,也在辩论中变得真假莫辨。

因为,在桥修成一百多年后,甘肃媒体人特意去了德国寻访,才发现,喀佑斯所属的那间泰来洋行,在1946年就已经注销了。所以,德国人移交资料的故事,很可能是一则传说。

但不管这座桥的修建过程中,有多少曲折回环,有一点却是确定的,那就是,它让身处偏僻西北的人们知道了,有一种更好的生活,有一座更好的桥梁,你我应该和这种更好的生活相遇,走向这座更美也更坚固的桥。而不仅仅是,用各种艰苦的办法过河,并且对自己忍受的艰苦和不便津津乐道。

只有见识过了更好的生活、更好的自己,你才有底气表现出不在意,或者无所谓,或者给出与世无争的姿态,在此之前,所有的自满自大,其实都带有一点儿盲目的味道。

这座桥成为这座荒凉谷地上,少数几个从古存留至今的遗物。夏天的晚上,我们去那里散步,灯光映照着桥身,也投影在河面上,显得特别美,拍出照片来,也异常精彩,我由此也就知道了,别的地方的那些夜晚,那些灯火和大厦、光影和河流的那种璀璨夺目的美,恐怕也就是这么来的。